家长怎样应对逆商低的宝宝

启蒙老师 幼儿教养558阅读模式

逆商”,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高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能够积极应对,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相反,逆商低的孩子,在面临困难时,很可能会出现一蹶不振、甚至是走向极端的情况。

那么,孩子逆商低有哪些表现呢?

一、孩子逆商低的表现

1、 爱发脾气

当天气发生了变化,周围的环境太吵,今天穿的衣服不舒服,妈妈帮他穿袜子的时候,如果脚趾部位的接缝没穿对位置,他都会大发雷霆。如果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闹情绪发脾气,这是逆商低的一个重要表现。

2、 一蹶不振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从小学习能力很强,爱好广泛,经常参加幼儿园的表演活动和比赛,表现都非常好,深受老师和长辈们的喜爱。然而前不久,小朋友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在幼儿园的象棋比赛中没获得任何名次。

虽然同样领到了一份奖品,但小朋友一直闷闷不乐,父母以为过段时间,他就会接受事实,并会努力在下次比赛中重新站起来。

可那之后,小朋友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乐意表现自己,尤其不肯再去参加比赛了。

这个小朋友就属于逆商低。他们的受挫折能力低,当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

3、自杀

以上两种表现,只是孩子逆商低的普通表现,当他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时,孩子很可能还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例如,有个孩子,平时比较安静,不善于和父母、身边的朋友交谈。她是一个长期班上考试第一名,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但是,当她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心理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没人沟通交流,也不敢承认和面对自己不是第一名的事实,于是跳楼自杀。

其实,孩子自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困难的承受能力不够,当他们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后,不知道如何去排解,只有通过自杀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痛苦。

二、孩子逆商低的原因

1、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较少面对困难

父母之所以会包办替代孩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看到孩子做事太费力费时,不如自己三下五除二地做完了事。这种想法,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如果父母害怕孩子累着,而替孩子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总有一天,孩子会因没有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受更大的累和更大的苦。面对挫折,他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其实,很多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孩子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只要孩子能够独立,或者在父母的协助下完成,对孩子而言就是新的尝试和突破。

2、家长的溺爱,使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

现在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父母溺爱孩子的心理,对孩子成长不利的。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我们发现,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比较自我中心,不会照顾他人的情绪,难以融入社会等。

所有的孩子都将必须走向社会,如果一个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他就接受不到那种正确价值观的熏陶,那他再走向社会之后,就会很容易发生一系列的问题。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过分溺爱,还会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容易出现挫折感,人际关系紧张,使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

1、放开手,让孩子做更多的事情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不妨放手让他们飞翔。家长要让孩子从参与家务劳动开始,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独立操作家务和课余各项劳动。

在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和学习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会把新的情景作为一种挑战,这样既增长了他们的能力,又使他们在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和尝试各种结果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心。

2、不溺爱,孩子犯了错及时批评

对于孩子做错事情,父母要注意批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能力。对孩子故意做错事,家长必须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从而使孩子得到深刻的印象,引起重视,并知道今后如何去改正。

由于幼儿心理发育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批评的语言过于偏激,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当孩子发生过错时,家长在感情上要多一点关心。只有孩子自身意识到错误,避免下次再犯,他才会在错误中成长。

3、引导孩子,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一个人用己之短,而舍己之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欢乐。

因此,疏导孩子心理障碍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办法。

4、障碍设置要适度和适量,多鼓励孩子

孩子年少时,如果没有遇到挫折,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长大后受挫能力教差,所以,不要让孩子一帆风顺,要适度设置障碍,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在成长中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鼓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能让人树立信心、看到希望。一句鞭策的话语,一次精神上的激励,往往能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从而变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其更加刻苦用功和不断提高。

多给孩子鼓励,根本的一点就是大人要从内心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