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启蒙老师 幼儿教养582阅读模式

曾听很多妈妈发过这样的牢骚:“给宝宝买了这么多书和玩具,各种功能、各种好玩,可为什么他就不能踏实自己玩会儿呢。总还是要缠着我,让我陪他一起玩。有时候,宝宝甚至并不和我玩,但即使自己玩得很专心,也必须让我傻傻陪坐在他旁边,就是不让我做自己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

和很多妈妈一样,虽然我也很清楚陪伴宝宝的重要性,但有时也的确会渴望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在这样的时候,总会寄希望于能有一个super toy出现帮助我吸引走这个整日黏在我身上的小孩。但是,我的阴谋大都未能得逞,好像我越希望玩具帮我当会儿保姆,宝宝就会越发黏我。某个机会,和早教专家聊起这件事,我才发现对这件事我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看待。

对于宝宝,尤其是两岁左右的小宝宝,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做一件事能够得到妈妈的关注和赏识。因此,宝宝都会希望妈妈在他身边,专心看他做一件事。宝宝会因为妈妈的关注而感到享受,自我价值感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如果有条件的话,妈妈还是应该尽量满足宝宝的这种需求。这是宝宝自我发展中的一种需要。宝宝会因为自己做了一件骄傲的事,希望从妈妈的眼神中得到确认和肯定,妈妈给予宝宝的确认越多,越有助于宝宝自我的发展。

妈妈需要做的实际上是处理自己内心的情绪。这种傻傻的陪伴,常常让妈妈感觉自己被控制、浪费时间。事实上,妈妈就是宝宝的容器,宝宝在这一刻需要妈妈把他盛住。妈妈陪在旁边的意义就在于给宝宝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宝宝需要在妈妈营造的这个安全的气场里面做自己的事情,需要妈妈不断地给予他确认和肯定。虽然妈妈仅仅只是看着他,对他也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如果妈妈确实有安排不开的事情,无法专心的看着宝宝,也可以变换一个角度来处理这个问题。比如在宝宝游戏之前,先跟他有一个小约定,你可以告诉宝宝:“下面我们来一起做一个游戏。在这个游戏里,妈妈和你要有所分工。你的任务是看书,妈妈负责给你服务,做好吃的给你吃。”这样虽然你去厨房忙碌了,但是在宝宝的感觉里,你们只是在做同一个游戏的不同分支,而并非你在做一件跟他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宝宝就不会觉得你忽略了他,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

由此可见,把玩具买回家只是一个开始,妈妈陪玩的过程才是宝宝最需要的礼物。一些陪玩的小技巧,让妈妈和宝宝的游戏时间更多欢乐。

让宝宝主导游戏

在玩玩具或做游戏时,应该由宝宝来主导,但是父母可以创造性地去参与。所谓“创造性地参与”是指父母不是完全被动地陪伴,任由宝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游戏过程中,父母也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在肯定和尊重宝宝的玩法的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宝宝了解了父母的新玩法,一方面会模仿和跟随,同时也会自己积极想出更多新的创意。父母不是要约束宝宝,给宝宝压力,让宝宝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式玩耍,而是引导宝宝,激励和启发宝宝想到更多新的玩法。把游戏玩得更富有拓展性。

比如父母可以通过游戏道具的准备,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发掘更多有意思的玩法。玩水时,父母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小喷壶、小水桶、小筛子等道具,甚至可以加入颜料、面粉,让游戏呈现更丰富的触角,向更多个方向去延展。

给宝宝全身心的陪伴

孩子玩玩具,是把自己的创造力和内在的心理感受投射出来的过程。如果父母给予过多的引导,就干涉了宝宝创造力的发挥,干扰了孩子整合自己内在心理感受的过程。在陪宝宝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不是“人”在就可以,而是要“身心”都在陪伴游戏这件事情上。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感应宝宝需要你配合他做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宝宝情感的联结,同时也会给予宝宝心灵足够的滋养。

小宝宝的游戏里不宜过多挑战

有些妈妈喜欢在玩耍时故意制造一些挑战,让宝宝去克服,以为这样可以有助于帮助宝宝锻炼能力。但其实,对3岁以前的宝宝来说,自信心的培养比能力更为关键。如果父母在游戏中不断给宝宝设置挑战,一次次让宝宝因为达不到目标而经历对自己的失望,长此以往,宝宝就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3岁以下的宝宝,妈妈给予宝宝更多鼓励是王道。